Page 1 of 1

恐嚇軟體 顧名思義

Posted: Sun Dec 22, 2024 4:27 am
by jakariaislambd
恐嚇軟體是另一種類型的社會工程攻擊,它依賴受害者下載偽裝成防毒軟體的惡意軟體。透過聲稱其設備已被感染的緊急訊息來恐嚇個人,網路犯罪分子會恐嚇受害者,並在心理上操縱他們完成網路犯罪分子的行動,以獲取他們的敏感數據。

最常見的恐嚇軟體攻擊之一是透過彈出 台灣 電話 廣告進行攻擊。例如,如果您點擊新網站,廣告可能會錯誤地聲稱您的電腦已感染病毒。要阻止病毒並解決此問題,您可能會想點擊該訊息下載真正包含破壞性惡意軟體的防毒軟體。不要點擊彈出廣告,甚至嘗試點擊「X」來關閉廣告,只需完全關閉瀏覽器視窗即可,以避免成為恐嚇軟體攻擊的受害者。

誘餌
誘餌是指網路犯罪分子引誘受害者執行導致其資訊被盜或設備感染惡意軟體的操作。惡意廣告是一種誘餌,網路犯罪分子利用受害者可能在網路上看到的廣告將惡意軟體傳播到他們的裝置上。社會工程攻擊透過惡意廣告引誘受害者,導致資料外洩。例如,如果您在網路上購物並點擊廣告,惡意廣告可能會警告您您的裝置已被感染,並且無論您是否點擊該警告,惡意廣告都會感染您的裝置。儘管許多人認為誘餌與網路釣魚是同一概念,但網路釣魚涉及網路犯罪分子假裝是受害者認識的人,而誘餌則不需要任何偽裝。

Image

執行長詐欺
當網路犯罪分子冒充某個組織的執行長時,這稱為執行長詐欺。這種類型的社會工程攻擊依靠受害者信任公司內的權威人物,操縱目標員工發送網路犯罪資金或分享私人資訊。執行長詐欺被認為是社會工程的一個例子,因為網路犯罪分子瞄準特定的受害者,透過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公司的執行長來對他們進行心理操縱。